第五七三章 理想邦么?呵,此吾刘家麒麟儿!_关麟关羽
笔趣阁 > 关麟关羽 > 第五七三章 理想邦么?呵,此吾刘家麒麟儿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五七三章 理想邦么?呵,此吾刘家麒麟儿!

  因为契约的存在,他们只要按时缴纳田税,缴纳租金,这地永远便是他们的…

  这方法,无疑能够最大程度的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。

  为了多赚钱,他们一定会拼了命的耕种,小心呵护这一份份分得的田产。

  为了这地永远归他们所有,他们定会按时较难微薄的租金,也不会像那些豪绅、地主一样隐瞒收成、偷税漏税。

  甚至,他们若还有余力,还可以继续开垦,继续签订契约,继续扩大耕种规模…

  毫不夸张的讲,刘禅的这一条方法,整个蜀中地区那原本一潭死水,黯淡无光的农业一下子就将焕发出勃勃生机!

  刘备、诸葛亮都是治国的高手,更是清楚,农事的稳定对于未来北伐作用的举足轻重。

  特别是诸葛亮,哪怕他只是听刘禅说了这短短的一番话,可他的眼界已经放眼到明年、后年…

  乃至于,他能感觉出来,这“法子”简直是“添丁入亩”最佳的拍档,最有效的补充。

  活了!

  巴蜀的农事彻彻底底的活过来了!

  一时间,诸葛亮难掩心头的兴奋与狂喜,他那欣然的表情溢于言表。

  刘备则问刘禅:“你这是跟谁学的?你所做的这些,又叫做什么?”

  面对刘备的疑问,刘禅直接脱口,“这叫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’啊…我云旗师傅在治理江夏时就是使用的这个方法,爹何曾听说过我二叔北伐或是东征时缺了粮食?”

  ——『又是云旗么?』

  刘备、诸葛亮、法正的心头几乎同时吟出这么一句。

  刘禅的话还在继续,“我师傅说了,现在的时代背景下,受制于新农具的研制与推广,指望着农业水平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不现实,与其…让那些大地主收益,通过瞒报田亩与人口赚的盆满钵满,不如将这些田亩化整为零,分发给一个个农户。”

  “将耕种、生产、经营的模式从集体为主,剥削盘剥为主…划拨为家庭为主…如此这般,就能调动起农人的积极性,多劳多得,少劳少得,不劳不得…没有剥削,没有压迫,只有这样,才能让地方的农事蓬勃发展,才能真正的让农人们富庶起来!甚至…孩儿听过师傅的话,颇有感悟,这想法…真正发人深省之处,还有两处!”

  这…

  刘备的眼睛都瞪圆了,阿斗竟还…还发人深省了。

  还是两处?

  的确,刘禅这番鞭辟入里,深入简出的道理,言之凿凿的方略…让此间大堂内所有的人都惊诧不已。

  这还是那个…不学无术的阿斗么?

  话说回来…阿斗只是去了一次荆州,只是拜那关家逆子关麟为师,就…就能蜕变到这等程度么?

  此时的刘禅顿了一下,接着说,“云旗师傅的方略,孩儿自从回到蜀中后就想了许久,孩儿还特地算了一笔账,如今蜀中的田税之所以并不多,多是因为田亩并非在农人之手,他们看似晨曦而作,日落而归,一日日的操劳忙碌,可最终却依旧食不果腹,甚至不知道是在为谁耕种!”

  “反倒是那些地主豪绅,一个个富得流油,动动嘴唇,就能够换取堆积如山的粮仓…这种粮食的分配结构是不合理的…孩儿深省之处,便是如何让粮食的分配变得合理!”

  提到这个话题,刘禅深入的继续讲。

  “如果八成的农人掌握的仅仅是两成的财富,反倒是两成的地主掌握八成的财富,那这般资源的分配便是不合理的,便是巨大的隐患,可据我所知,在蜀中…何止是二、八分开,依我看…九成五的财富都掌握在那些地主的手里…如此这般,农人们哪里还能看得到希望?看不到希望?他们还要处理一大堆因为贫穷而滋生的苦难!他们每日的耕种只能如同行尸走肉一般!”

  “所以,把地给更需要的人,把粮食也分给更需要的人,这便是蜀中在耕地这一项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,也是制约着其它各项问题的关键,除此之外…还有第二条发人深省的!”

  呃…

  刘禅的话几乎震慑到了所有人。

  粮食分配,耕地分配么?

  这就像是一个不合理却存在了几百年的规则,很多人知道这个规则,有官员,有士人,有农人,有百姓,有商人,也有地主…

  但就是这么一个存在了几百年的规则,却从未有一个人去触碰他,去推翻他。

  又或者说,从未有真正的农民起义获得过成功,就算短暂的成功,那些农民起义中的首脑人物也会重复一个个“屠龙少年”变成“恶龙”的故事。

  他们会制定出一项新的不合理的规则…然后周而复始的重复着。

  ——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!

  但…工人阶级的产生与发展,却离不开农民阶级!

  没有粮食,一切发展都是口嗨,都是枉然!

  “你…接着说…”

  刘备的声调都有些发颤,他的一双瞳孔瞪的无比巨大,此时此刻,他竟对刘禅接下来的话无比期待,望眼欲穿。

  “很简单,云旗师傅曾经提到过无数次现有耕地、粮食、财富分配的不合理,最重要的是耕地,是粮食…而这些,最一劳永逸的方法,云旗师傅也提及过,那便是六个字‘打土豪,分田地’,真正的还田于农…真正的让农人当家做主,作耕地的主人,也真正的做到耕者有其田!”

  “可…云旗师傅又说,现在这个想法太过超前,很难实现,要实现…必须要一步步的来,我深思的地方便是在这里。这个想法怎么就超前了?还田于农,对国而言,利于田税,对民而言,立于富庶,对三兴汉室而言,这是重要的保障…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儿,我不懂…为何云旗师傅说太过超前,说要一步步来,若是我…直接就大刀阔斧的做,直接就把田从那些豪绅地主手中收回来…只要还田于民,蜀中的粮草必定年年聪颖,百姓们不缺粮食了,那接下来诸如…荆州沔水山庄的一系列工坊也才能真正的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…三兴大汉也才更有希望!”

  说到这儿,刘禅顿了一下,他抬眼颇为严肃且郑重的望向诸葛亮,也望向刘备,望向法正…

  “孩儿觉得发人深省的地方就在于此,其它的…孩儿就不知道了,还望爹、诸葛师傅指教,也请爹与诸葛师傅替孩儿指点迷津,还田于民,这种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儿,怎么就不能在现在推行?”

  呼…呼…

  无疑,刘禅的话将此间的气氛推向了另一种形式的高潮。

  乃至于让刘备、诸葛亮、法正、赵云、糜竺、简雍、孙乾、杨仪、诸葛恪等人…一个个都惊住了,都震撼了。

  都觉得天雷滚滚,仿佛什么东西在脑袋里不断的轰鸣,脑瓜子都“嗡嗡”的!

  振聋发聩…

  好一番振聋发聩的话语!

  好一番真知灼见哪!

  特别是那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”,特别是那“打土豪、分田地”,特别是那“还田于民”…想法太过大胆…

  如果说这是云旗所想,那么…经由阿斗说出来,他们是一个真敢想,一个真敢说呀!

  不过…

  这份理想却是与诸葛亮、刘备那建立一个“理想邦”的愿景不谋而合。

  当然,阿斗的疑问…诸葛亮是能解的。

  为何云旗不敢推行“打土豪、分田地”,不敢推行那“还田于民”,因为…因为…比之摊丁入亩,这是十倍、百倍强度的变革…乃至于是变法了!

  秦王朝暴力改革而亡的故事就在眼前。

  更何况,历史上每一次变法都有人牺牲,商鞅变法触动到贵族的根本利益,建立了“军功”为王的制度,让秦王朝在六国争霸中夺得头筹,但也让他成为第一个因为实行变法而被杀的人。

  吴起在楚国的改革,目的在于让温润的江南水乡开启富国强兵之路,结果他还没有完全推行开,支持他的楚王就死了。老楚王还没下葬,就在他的葬礼上,吴起就被那些贵族给射杀了。

  更莫说后面继往开来的一个个先烈;

  汉景帝时期主张削藩的晁错;

  新莽王朝的王莽;

  后来,宋朝的王安石变法,明朝的张居正改革…戊戌变法时,六君子铁血血刑场!

  他们的下场并不好。

  而在诸葛亮与刘备看来,阿斗提及的这份打土豪、分田地的…“改革”与“变法”,无疑…带着巨大的危险。

  但是…危险?就不做了么?

  复兴大汉也危险?刘备、诸葛亮不照样做了!

  他们的愿景就是建立这么一个“理想邦”啊!

  此时的诸葛亮心头波涛汹涌,他几次张口,却不知该从何谈起,整个左将军府的大堂一时间安静极了,所有人都屏住呼吸,不可置信的看着刘禅。

  刘备也仿佛经历了一个漫长的“天人争斗”后,他回过神来,将所有的一切暂时抛之脑后,然后,他涨红了脸,他的额头上爆出了巨大的青筋,他猛地一拍桌案,桌案上的笔墨、砚台啪啪乱飞。

  其中一卷竹简落在了地上,这使得刘禅心头“咯噔”一响…

  不由得暗道:『啥情况?咋没动静啊?』

  而就在这时,刘备忽的开怀大笑起来,“哈哈哈,哈哈哈哈…”

  这大笑声,一点儿都没有往日里他那爱哭形象的风采,他宛若换了一个人一般,他先是左顾右盼,最终,一双眼睛炯炯的盯着刘禅,他笑着大声道。

  『此吾刘家之麒麟儿——』

  无疑,刘备用这么一句表达了他对刘禅的态度,也用这么一句,表达了他对“打土豪、分田地”的态度!

  至少,有那么一个刹那,刘备是将他所谓的“仁德”与“打土豪、分田地”,与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”深深的联络在一起的!

  盘根错节,又、又、又、又根深蒂固!

  …

  …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d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d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