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一零章 代号为‘九五二七’的行动!_关麟关羽
笔趣阁 > 关麟关羽 > 第四一零章 代号为‘九五二七’的行动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一零章 代号为‘九五二七’的行动!

  魏军做事,往往不会顾及百姓的疾苦。

  自打汉水以南,以樊城、郾城、新野城为主的战场风起云涌起,宛城早已开始坚壁清野。

  如今,变故传来,这份坚壁清野无疑做的更坚决。

  大体就是所有的魏军将方圆五十里迅速的席卷,所有的村民、农户悉数迁入宛城,所有的粮食,一律收缴,所有的耕地悉数纵火焚烧。

  当然,南阳本就对曹魏积怨颇深,这中间自有大量村民反抗,可…凡是不肯迁移的,立即就是烧屋拿人。

  整个宛城境内,可谓是风声鹤唳、鸡飞狗跳,大量的人,犹如牛羊一般被赶入宛城之中,到处的村落都是熊熊烈火。

  这过程,便是夏侯楙亲自做的;

  按照曹操的命令,也根据现有的时局,宛城不能给关羽,不能给关家军留下一口吃的。

  就这样,整个宛城内部宛若一个巨大的监狱,数不尽的平民百姓,因为曹魏的一纸告示,悉数成了流民,充斥在这城墙的墙根之下,孤苦无依,到处都是抱怨。

  而几乎同时,宛城的所有兵力悉数都在布防上…

  不会有任何人去安置这些流民,他们仿佛自从被迁来的一刻起,就成为无人问津、自生自灭的存在。记住网址m.97xiaoshuo.

  呼…

  一声长长的呼气,此刻的李藐站在城楼上,眺望着那城楼下,源源不断的像是牛马一般被赶入城内的百姓。

  城头的风吹拂着他的脸庞,带来了一丝丝凉意,仿佛在告诉他这个世道就是这样的无常与残酷。

  “唉…”随着一声轻轻的叹息,李藐不由得低声吟道:“伤心秦汉经行处,宫阙万间都做了土。兴,百姓苦;亡,百姓苦。”

  这是后世元代的诗词《山坡羊·潼关怀古》,当然…也被关麟抄录在赠给李藐的那卷诗集中。

  这时李藐极喜欢的一首。

  只是,此情此景下,吟出这么一句,李藐的心情复杂了许多。

  “李先生方才在吟什么?是诗么?”

  这时,随着“踏踏”的脚步声,曹植也登上了城楼,他没听清楚方才李藐在吟出些什么,只是看模样,像是在感怀作诗…

  提到诗,曹植可太有兴趣了。

  “李先生快快再吟出一遍,也让晚辈听听,品评一番…”

  在曹植看来,李藐的诗词造诣是远在他之上的。

  当然,曹植不知道的是,李藐的诗词出自唐宋元明时期,那一个个“神乎其技”的名字。

  只是…

  “哈哈…”李藐摆手道:“方才我非在吟诗,只是在感叹,短短的一日之内,这宛城就迁入了七、八万的村民,这些村民变成了流民,民心不稳,我担心他们会不满,会闹事,会哗变哪!”

  李藐随口找个了话题,把方才对民生的感慨转移了过去。

  曹植也望向这些百姓,可以清楚的看到,他的眼神中透着淡淡的忧伤,“父亲还是比我要狠的多,为了彻底断了那关羽的粮,不惜派夏侯楙带两万人去坚壁清野。”

  说到这儿时,曹植望向了那城郊之外焚烧的良田、农舍…

  还有一切无法带走的财富、钱粮…

  表情愈发的感伤了起来。

  李藐还适时的劝慰他,“是有非常之时,行非常之事,有非常之人,立非常之功,局势使然…这也怪不得丞相,怪不得文远将军,更怪不得夏侯将军!”

  李藐的话多少让曹植的心情宽慰了一分。

  他继续道:“方才李先生问这七、八万村民变流民,会不会哗变?我想…应该不会吧,毕竟此间宛城是我大魏的军事要地,本就有七千驻军,何况…夏侯子林又带来了两万援军,这些都是宗室的兵,应该能稳住局势。”

  随着曹植的话,李藐在暗自计算着,如今宛城的防护力量。

  原本就有七千驻军;

  夏侯楙又带来两万宗室兵马;

  再加上,曹植也从洛阳带来了两千人,其中还混入了李藐的三百来自“鹦鹉”的死士。

  还要算上坚壁清野,如此这般加持之下,三日之内…怕是关羽未必能破城啊!

  一想到这儿,李藐表面上平静,可心头不由得露出深深的担忧!

  说起来…

  李藐只是将这边的情况想方设法传到关麟手里。

  却并不知道关麟的计划。

  再加上,在这陌生地方,李藐人生地不熟,又去哪里寻找丐帮的弟子询问呢?

  故而,他整个心情也是悬着的,觉得这个局…怕这关家父子不好破呀!

  呼…

  心念于此,李藐止不住的又吁出口气。

  曹植见状接着问:“李先生没上过战场,有些紧张也情有可原,不过…不用担心,宛城提前部署,以逸待劳,那关羽攻不进来!倒是…”

  说到前面时,曹植语气颇为昂然,可随着最后一个“倒是”,他的话锋一变,语气中添得了几许茫然与无措。

  他突然沉吟道:“等这一战结束,才是真正的考验…安抚民心…怕是不轻松啊!这也是父亲派我与李先生来此的原因所在吧!”

  随着曹植的话落下,李藐微微颔首,心里嘀咕着。

  ——『这曹操思虑的还是缜密啊!』

  ——『让夏侯楙来坚壁清野,以牺牲民心的代价换取这一场战役的胜利,却让仁慈善良的曹植在战后安抚民心…』

  ——『思虑不可谓不周全、不缜密啊!』

  诚如李藐所言…

  曹操老了,可霸气未脱,却…也因为这些年大魏的杀戮而遭受到无穷无尽的反噬。

  现在的他,变得更中庸了一些,对于暴乱,对于民间疾苦…不是再单纯的“铁血镇压”,而是选择稍微和缓一些的“一手棒棒糖、一手狼牙棒”的手段。

  派曹植来…又岂不是对他的一次大考呢?

  正议论着,“踏踏”的脚步声再度传出,是夏侯楙,似乎他是刻意来寻曹植与李藐的。

  看到曹植与李藐,夏侯楙直接道。

  “总算找到两位,父亲请子健与李先生赴内堂一叙!”

  父亲?

  此言一出…曹植与李藐均是一怔。

  夏侯楙的父亲,那不就是夏侯惇嘛?

  这位坐镇邺城,主管整个曹魏后勤事宜的大将军?他…在这儿么?

  果然,曹植反应过来,当先问道:

  “夏侯叔父是在宛城么?”

  夏侯楙微微点头,“宛城乃是咱们大魏重要的门户,襄樊战场悬而未决,爹不放心,就亲自来了,是昨夜到的,我陪着他巡视三军,故而没有告知子健。”

  这…

  一下子,李藐的眉头短暂的凝了一下。

  不过很快,他的眉宇再度舒展开来。

  身处敌后,他已经能够条件反射似的做到…不喜形于色!

  更能做到收敛心神。

  只是…

  无疑,夏侯惇的出现又为这宛城的守势添上了一分力。

  夏侯惇,又是个棘手的家伙呀!

  一旁的曹植不知道李藐的心路历程,还十分欣喜道:“夏侯叔父在此,那宛城无虑也…我这心里一下子也踏实了许多!”

  “子林兄,前面领路吧!”

  …

  …

  偃城通往宛城的官道一侧,一处茂密的丛林。

  方才路过的村落,悉数都在熊熊火焰中,火焰炙烤的温度哪怕在官道上的,也能感受到。

  只是,关家军的步骑依旧是未作丝毫停留,甚至没有多看那些火焰中的农田一眼。

  随着“嗒嗒”的马蹄声在这里停下。

  关羽与一干关家军士驻足于此,稍作停歇。

  徐庶展开了舆图,关羽也行至他的身侧。

  徐庶指着舆图上的一个点,“如今我们距离昨日与热气球约定的地点只差十里了…”

  关羽将自己的水袋递给徐庶,然后说道:“果然,你预测的精准无误,张辽没有派兵追来,宛城所辖土地也在实施坚壁清野,呵呵,看来曹军是铁了心要断了咱们的粮草,将咱们封锁在这山道间。”

  徐庶颔首,“魏军还是忌惮将军的神武,试图避开将军的锋芒,将原本的遭遇战改变为攻坚战,如此消耗下去,我军粮食不足,坚持不了几天。”

  话题逐渐引到了这一场战役的关键…

  如何夺下宛城?

  现在的局势,已经不是围魏救赵了,是必须把宛城给夺下来,以这种方法来威慑住张辽,只是…

  关羽罕见的露出了几许愁容,他抬起头看看天,“还有两个时辰就到白天了,那时候也是我大军兵临城下之时…”

  说到这儿,关羽缓缓低头,一双丹凤眼直勾勾的望着徐庶,“元直,都这时候了,你就莫要再瞒着我了?如何破宛城?你需提前告诉关某,让我也有所准备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d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d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